在线客服

昆明会展行业用灵活用工平台结算,真的合规又省钱吗?

昆明会展行业用灵活用工平台结算,真的合规又省钱吗?

最近几年,昆明的会展行业越来越火,从南博会到旅交会,大大小小的展会不断。但很多主办方和参展商都在纠结一个问题:用灵活用工平台结算,到底靠不靠谱?有人说能省下一大笔钱,也有人担心税务风险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。

灵活用工平台是啥?为啥会展行业爱用?

简单来说,灵活用工平台就是个”中间商”,帮企业把临时工、兼职人员的劳务费变成”经营所得”来结算。会展行业为啥特别喜欢用呢?因为展会这活儿季节性太强了,布展、接待、保洁这些岗位可能就忙那么几天,养全职员工太不划算。

昆明某会展公司负责人王总跟我说:”去年南博会期间,我们通过XX平台(注:此处隐去真实平台名称)结算了200多人的临时工资,综合成本比直接发劳务报酬少了近15%。”这个数字确实挺诱人,但真有这么美的事儿吗?

真实案例:省钱背后的税务风险

2022年,国内某知名灵活用工平台被曝出虚开发票案(案例来源:国家税务总局官网2022年稽查案例通报)。平台通过虚构业务场景,把工资薪金包装成经营所得,帮企业少缴个税和社保。最后不仅平台被查,用了这个服务的20多家企业也补缴了税款和滞纳金。

昆明税务系统的一位工作人员私下透露:”去年我们就查处过本地一家会展公司,用灵活用工平台结算展台搭建工人的费用,结果被认定为逃避代扣代缴义务,补税加罚款一共80多万。”

合规的红线在哪里?

关键要看业务实质。如果工人完全受企业管理和安排,按时打卡、遵守规章制度,那本质上就是劳动关系。这时候用灵活用工平台结算,风险很大。

云南某律师事务所的税务律师李敏指出:”真正的灵活用工必须满足三个条件:1.劳动者自主决定工作时间;2.自备工具设备;3.承担经营风险。会展行业很多临时岗位其实都达不到这个标准。”

到底能不能省钱?算笔明白账

假设一个展台搭建工日薪300元,工作10天:

  • 传统方式:按劳务报酬计算,企业要预扣个税(3000×80%×20%=480元),还要交残保金等附加费用
  • 平台结算:平台通常收取6%-8%服务费,工人按经营所得缴税(可能低至1.5%)

表面看平台方式确实省了钱,但要是被税务稽查认定不合规,补缴的税款加上0.5-5倍罚款,可能比省下的钱多得多。

给昆明会展企业的建议

1. 区分岗位性质:像翻译、临时讲解员这类相对独立的工作可以考虑灵活用工,但核心岗位慎用

2. 选择正规平台:查清平台是否有委托代征资质,最好能在税务局官网查到备案信息

3. 留存完整证据链:包括工作记录、成果交付证明、结算凭证等,证明业务真实性

4. 做好风险预案: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税务风险责任,避免平台暴雷被牵连

昆明市会展行业协会秘书长张伟提醒:”现在税务大数据监管越来越严,金税四期上线后,不合规的灵活用工很容易被预警。企业不能只看眼前省了几个点,要算长远账。”

说到底,灵活用工本身是个好工具,但用在会展行业必须把握好度。与其挖空心思避税,不如把精力花在提升展会质量上——毕竟,合规经营才是最大的降本增效。

获取优惠咨询电话:15883281673。大平台有保障,欢迎垂询。https://www.rn4.cn/334.html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5883281673

电话咨询获取优惠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