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商超旺季用工难?灵活用工平台如何轻松搞定!
每到节假日或者年底旺季,昆明各大商超就开始头疼了——顾客挤爆门店,但人手永远不够用!临时招人难、培训成本高、用工风险大,这些问题让不少商超经理直挠头。不过最近两年,越来越多的昆明商超开始用上了”灵活用工”这个新招数,效果还真不错!
旺季用工荒,昆明商超的”老大难”
去年春节前,家乐福昆明南亚店就遇到了典型的用工难题。据《昆明日报》报道,该店在春节前两周急需增加30名临时促销员,但传统招聘渠道根本来不及——从发布招聘信息到面试培训,至少需要15天,等招到人旺季都过半了!
这种情况在昆明商圈太常见了。沃尔玛大观店的人事主管李女士说:”特别是双十一、春节这种节点,我们需要大量短期工,但年轻人现在都不爱做长期兼职,临时招人经常放鸽子。”
灵活用工平台怎么破局?
这个时候,像”兼职猫””斗米”这样的灵活用工平台就开始大显身手了。它们的玩法很简单:
第一招:人才蓄水池。平台早就储备了大量经过基础培训的灵活就业人员,昆明某平台负责人透露,他们常年保持5000+活跃的本地兼职人员数据库。
第二招:智能匹配。商超在平台发布需求后,系统会根据地理位置、技能要求等自动匹配合适人选。据斗米平台数据显示,这种匹配能将招聘周期从传统渠道的7-15天缩短到48小时内。
第三招:全流程管理。从电子合同签订到考勤打卡、工资结算,全部线上完成。去年国庆期间,昆明百盛通过某平台雇佣的80名临时促销员,从招聘到结算全程无纸化操作。
真实案例:盒马鲜生的灵活用工实验
最典型的要数盒马鲜生昆明的案例。根据《联商网》报道,2022年春节,盒马昆明大悦城店尝试使用灵活用工平台,效果超出预期:
- 3天内补足25名拣货员缺口
- 人员到岗率从传统渠道的60%提升到92%
- 培训时间压缩至4小时(含线上课程)
- 用工成本比直接雇佣降低约18%
店长王先生表示:”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平台提供的’熟手’,很多人在其他盒马门店工作过,基本不用培训就能上岗。”
用工平台的三重保障
可能有人要问:用临时工不怕出问题吗?现在的灵活用工平台确实比过去规范多了:
1. 用工保险全覆盖:多数平台都会为灵活就业人员购买意外险,昆明某平台还推出了”小时工专属保险”,按小时计费投保。
2. 信用评价体系:像滴滴司机一样,用工双方可以互相评价。金格百货的人事专员说:”我们会优先选择平台评分4.8以上的’五星临时工’。”
3. 法律风险规避:通过电子合同明确用工性质,避免劳务纠纷。昆明市人社局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,灵活用工平台的劳务争议案件比传统用工减少约40%。
未来趋势:从”应急”到”常态”
最开始商超只是把灵活用工当应急手段,但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常态化使用。昆明市零售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,2023年使用灵活用工的商超比例已达67%,比2021年翻了一倍。
不过要提醒的是,灵活用工也不是万能药。关键岗位还是要以正式员工为主,临时工更适合促销、理货、收银等标准化岗位。另外选择平台时要认准有正规资质的服务商,别贪图便宜找”黑中介”。
总的来说,面对旺季用工荒,昆明商超算是找到了新解法。下次你去逛超市,说不定帮你打包的那位”临时工”,就是通过手机APP接的单呢!